佛教:探索中国佛教的千年传奇历程,领略信仰之美

编辑:admin 发布时间:2024-04-25 浏览:167次

中国佛教(释义)

公元前后,印度佛教开始从印度传入中国,经过长期的传播和发展,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。由于传入的时间、路线、地域和民族文化、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,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,即汉传佛教(汉传系)、藏传佛教(藏传系)和云南地区小乘佛教(巴利系)。

佛教的东传

据史料记载,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有几种不同的说法,如 "秦始皇四年(公元前 243 年),西域十八僧携佛经来长安";"汉武帝元昊二年(公元前 121 年),霍去病携佛经来长安"。 西汉哀帝元狩元年(公元前 2 年),博士弟子景献受大月氏王义存口授《浮屠经》"。浮屠经》"等等。不过,在这些传说中,最著名的还是三国以来广为流传的 "汉明感梦,初传其法"。

中国佛教的早期译本可分为两系:一是安世高的《正理阿毗达磨》系,二是支娄迦谶的《大乘方等般若》系。这是由于在汉末,两大译师实际上代表了印度佛教的两大体系,也可以说,中国最初接受的佛教是大乘和小乘的结合,这是佛教在中国最初传播的一个特点。

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初,由于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,被视为与当时流行的黄老之术、法术无异,只在少数王公贵族中流行,如楚王郢 "诵黄老之妙语,桓帝宫中立夫差祠"。此后,在社会政治方面,宦官外戚争斗作乱,天灾人祸,黄巾起义,军阀混战,民不聊生;在学术上,两汉儒生陷于 "儒学儒术"、"谶纬合流",郁郁难抒。因此,当平民百姓和士大夫们过着漫长而苦闷的生活时,佛教的无常观、因果观缓解了他们的情绪,而佛法的方等、般若等深奥的教义又进一步启迪了他们的心智。因此,到了汉末三国,佛教逐渐从上层流传到民间,从少数流传到多数,弘传区域也由洛阳和长安向南。

魏晋时期的佛教史

魏晋以来,时局动荡,传统儒学解体,名士避世弃儒,趋附老庄 "以无为本 "的思想而趋之若鹜,因有玄学之意,故被称为 "玄学 "或 "清谈"。当时,佛教的般若学说 "性空 "与这一学派的 "重无 "思想十分契合,儒道两家的道安大师及其弟子慧远等也有系统的融合与发展。因此,三国魏国的名士大儒都以般若 "性空 "学说来充实自己的学问或增加自己的谈资,佛教也在这一时期迅速传播,深入士大夫阶层。

三国魏时,佛教以般若学和译经为主导。朱士行曾在 洛阳 讲过道教的《般若经》,又西行求《般若光明经》,可见此时的般若学有了新的要求。在翻译方面,特别注重戒律的翻译,昙柯迦罗翻译了《僧伽戒律》,昙无谶翻译了《昙无德羯磨》,开启了戒律在中国的传承。

隋唐佛教史

隋唐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,是中国历史上经济、文化最为强盛的朝代,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经典翻译、宗派争鸣的巅峰时期,其影响不仅深入到中国的各行各业,而且远播到韩国(高丽、百济、支娄)、日本、越南等国,为各国佛教的辉煌揭开了新的一页。

隋唐佛教的兴盛,不仅得益于南北朝时期佛教打下的坚实基础,更得益于国家的统一和强盛,得益于国家的支持和倡导。隋文帝即位后(589-600 年),立即废除北周灭佛政策,下诏兴建寺院,整顿经像,设立 "五众"、"二十五众",弘扬佛法,更以大兴善寺为译经中心。佛教在隋文帝时代的兴盛可见一斑。

宋元明清佛教史

经过晚唐、五代两次法难,以及朝代更迭的战乱,中国佛教因经典消失、寺院被毁、僧人受迫害而几近衰落。直到宋代,佛教才开始恢复,但宋元以后至盛清八百年间,由于国运不昌,佛教虽得以延续,但已不像隋唐那样兴盛。此后,佛教一改传统形态,逐渐趋向修行生活化、宗派和谐化。从弥勒信仰中的结社念佛,到禅寺农林中的寺院经济生活,再到与儒道的调和,以及禅、净、教、戒的交融现象,佛教已经融入了中国文化,这也是宋元以后中国佛教的特点。总体而言,佛教的复兴在北宋(960-1126 年)较为兴盛,而从南宋到明世宗时期(1127-1566 年)则是一个沉闷和蒙昧的时期。从明朝末年(1567 年)到清朝,佛教再次兴盛起来。中国佛教八宗

中国佛教经过南北朝时期的扩展和发展,随着隋唐的统一,在经济繁荣、文化和谐、朝廷支持的条件下,佛教经典的翻译更加系统,教义更加明确,南北宗的思想和教义特色更加明显、 南北宗的思想和教义特色更加明显,由于各宗都有自己的祖师、专门的经典和独特的思想主张,八大宗派在隋唐时期正式形成,开创了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。中国大乘八宗的发展概况如下:

天台宗

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创立的佛教宗派。它以《法华经》为根本经典,根据《法华经》"三乘归一大乘 "的思想,智者大师提出了 "五时八教",建立了天台宗的思想体系。该教的组织主要分为教和观。教派有 "三千思惟 "和 "善恶本性";观心派有 "一心三观 "和 "三谛"。宗门法脉上溯龙树菩萨,下传慧文-慧思-智顗-贡登-智威-慧威-玄朗-湛然等大师。隋朝四祖智顗(538~597 年)在慧文、慧思禅宗小乘思想的基础上,进一步撰写了《法华文句》、《法华玄义》、《摩诃止观》等,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义学说,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。唐代以后,天台宗被唯识宗和华严宗所掩盖,直到中唐九祖湛然提倡 "无情自然 "学说,才大大振兴了天台宗,被后人称为复兴天台宗的开山祖师。唐武宗会昌法难后 三论宗

三论宗由鸠摩罗什创立,他将龙树和提婆的佛学观点翻译成汉文,并撰写了《中论》、《百论》和《十二门论》,奠定了三论宗的理论基础。其主要思想是通过 "破邪显正"、"真俗二谛"、"八不中道"、"世间涅槃 "来阐释《般若经》中 "诸法空相 "的含义。其传承为龙树--提婆苏木--罗什--僧绍--昙济--僧朗--僧业--法朗--吉藏。罗什之后,因北魏太武帝灭佛,宗门不振,经僧朗复兴,至唐代吉藏,完成了《三论》注疏,并撰写了《三论玄义》,这是集三论思想之大成,故被称为三论宗的开山祖师。中唐以后,由于天台宗、唯识宗、禅宗的盛行,三论宗逐渐衰落。在台湾,印顺长老是最负盛名的三论宗研究者。

唯识宗

佛灭后九百年,弥勒菩萨应无著菩萨之邀,于深夜从帝释天降临中印度阿育王国的禅堂,讲说《瑜伽师地论》;无著继承弥勒菩萨的教法,撰写了《大乘庄严经论》、《摄大乘论》、《显扬圣教论》; 释慈航还发表了《摄大乘论释》、《十地论》、《辨中边论》、《唯识二十论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等。不久,无著又为《摄大乘论》作注,护法、德威、安慧、普贤、难陀、净月、蕅益、胜友、最胜子、智顗等十大学者相继为释尊的《唯识三十论》作注,瑜伽宗之风从此风靡全印度。

唐朝时,玄奘来到印度,师从护法的弟子贤首缁衣,并获得了宗门秘传。回到唐朝后,他传播了宗派的经文,并弘扬了法相唯识宗的密宗哲学。他师从众多学者,其中以窥基、神昉、嘉尚、普光、神泰、法宝、玄应、玄范、帝喾、彦贞、元智等最为著名。其中,沈昉著有《唯识文义记》;玄应著有《唯识发微》;袁铁作有《解深密经纲要》、《成唯识论纲要》等。他被称为慈恩大师,著有《瑜伽师地论略纂》、《成唯识论释》、《成唯识论要》、《禅法苑苑章》等,是该派的集大成者。其弟子慧沼著有《成唯识论明灯》,痛斥元结等人的邪说,道一、智周、义净等人继之。智周著有《成唯识论秘》,阐发了《成唯识论录》的秘义,解释了其中的难解之义。

此外,《成唯识论掌要》、《成唯识论悟灯》、《成唯识论演秘》合称《唯识三评》。在日本,智峰、智雄、智鸾、玄昉等人都曾师从智周。之后,禅宗和华严宗兴盛,该教的势头有所衰退,但在宋代以后略有复兴。明代,智旭作《唯识心要》,明玉作《成唯识论通俗释》,通润作《成唯识论集解》,广成作《成唯识论音义》等。

华严宗

华严宗因《华严经》而得名,是《华严经》的根本经典。其主要教义包括 "六相成道"、"十玄缘起 "和 "法界三观",合称 "如来藏性法门"。华严宗将一代教法批判为五教十宗,以华严宗为主宗。杜顺和尚著有《五教止观》,是该教的开山祖师,被誉为华严宗初祖。智严上人著有《华严经疏》,奠定了华严宗的基础,是二祖。三祖法藏显寿大师是华严宗的创始人,创立了 "法界缘起 "说,作为华严宗的思想体系。他曾向武则天宣讲《华严经》,使武则天心领神会,领悟了《华严经》的内涵,因此,华严宗可以说是法藏在武则天的庇护下创立的。四祖清凉澄观逐渐吸收了天台宗和禅宗的思想。五祖圭峰宗密禅师主张禅教合一。会昌之难后,华严宗逐渐衰落,但到了宋代,由子睿、晋元等人复兴,到了元代,华严宗又重新崛起。律宗

律宗因学习和遵守戒律而得名。东晋时,传出《十诵律》、《四分律》、《大乘起信论》、《五分律》。北魏法聪弘扬《四分律》,慧光继承《四分律》,唐代道宣以大乘教义阐发《四分律》,著有《五分律》,创立南山律宗。与道宣同一时代的还有法砺创立的相部律宗和怀素创立的东塔律宗,合称 "律宗三宗"。南山律宗是唯一幸存下来的律宗,后世称其为律宗。南山律宗将戒律分为持戒和制戒,持戒的教义包括律戒、体戒、行戒、相戒,制戒又分为时教和制教。

唐末五代,律宗与其他宗派一起衰落,直到宋代,由于云侃、圆照律师的弘扬,以及众多天台学者的弘戒,律宗才得以振兴。明末清初,古心律师及其传人三昧律师在宝华山主持戒坛百余座,宝华戒坛名噪一时。清末民初,由于弘一大师和慈舟大师的提携,律宗得以存续和发展。

真言宗

这是纯粹的汉族密宗,由禅宗三大士所传。它不是藏密,因为八大宗派形成或完善于唐朝,是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,而西藏旧称吐蕃,不是唐朝的国土。因此,中国佛教八大宗派没有吐蕃的份,这一点不能忘记。

密宗真言宗之所以被称为密宗或真言宗,是因为它以法身大日如来的真言为教法,只有通过灌顶、密法等灌顶仪式才能修持。该教派以《大日经》和《金刚顶经》为基本经典,其主要教义是:提婆达多界和金刚界的两个曼陀罗代表了宇宙万物,大日如来的智慧和功德就在其中显现; 以诸法的六大本体、四曼荼罗相、三密用,圆满证悟自性佛性,现身即是大日如来的证悟位、 通过修炼双手的收缩印、口中念诵真言、意观《大日如来》的三密助缘,就能达到 "成佛 "的目的,即刻证悟现身,成为菩萨。通过练习双手结印,念诵真言,并在心中观想大日如来的三密加持,就能达到 "即身成佛 "的目的,即刻证悟大日如来的地位。密宗的思想早在三国时期就已传入,在唐玄宗开元年间,印度僧人善无畏、金刚智、不空等相继来华后,密宗开始形成。龙树(即龙猛)--龙智--善无畏--金刚顶--不空--一行--慧果--空海。

佛教:探索中国佛教的千年传奇历程,领略信仰之美

唐朝会昌法难后,真言宗遭受重创,唐末战乱,真言宗彻底覆灭,真言一脉在中国断绝了1200年。现在,幸亏慧果大师高瞻远瞩,将真言密法传给了日本空海大师,空海大师回国后弘扬真言密法,于公元 816 年在日本高野山创建了金刚菩提寺,这就是真言密法的根本道场(总本山)。

禅宗

禅宗中的 "禅 "是梵文 "禅那 "的简称,原意为集中精神。禅宗以倡导将禅作为一种生活实践而闻名。该教派以 "不立文字,不立教门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 "的理念著称于世,源于佛祖在灵雾山拈花微笑的故事,并由此引发了 "以心传心 "的美丽故事,被一代又一代的大师所传承。

南朝时,菩提达摩携达摩衣钵东来,被奉为中国禅宗始祖。他将衣钵传给慧可,再传给僧璨,然后传给唐朝四祖道信,道信将达摩的《楞伽经》教义与《般若经》无文字、无图像的教义相融合,进一步发展了 "随心自在 "的禅修生活,成为中国禅宗的基本风格。五祖弘忍发展了道信倡导的修养与农耕相结合的生活方式,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本心,成为一种自然的农耕生活。在道信、弘能及其弟子的弘扬下,中国禅宗正式形成。后来,禅宗分为两派:北宗神秀和南宗慧能,前者强调渐悟,后者强调顿悟。由于神会的斗争,南宗逐渐取代了北宗,并在中唐以后兴盛起来。六祖慧能的弟子有菏泽神会、青原行思、南岳怀让等,后两者演变为五家七宗,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。禅宗强调心性的特殊教义,历经唐末战乱到明末清初,一直延续至今。净土宗

净土宗以致力于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思想而闻名。基本经论是《无量寿经》和《无量寿佛经》、

阿弥陀经》和《往生论》。其主要思想可概括为信、愿、行三宝--信则愿,愿则行。行包括四种念佛法门、十六种佛观、三种心法、五念门等。其中,念佛法门尤以佛愿力接引往生的方便法门著称,佛愿三根普被世人接受。

此宗的弘扬以东晋慧远在庐山会念佛为开端,是中国净土的主流,后经北魏昙鸾的弘扬,至唐代道绰时,善导其宗旨。开元初年,慧日提倡禅净双修,弘扬净土戒律,提倡 "不舍诸行",澄源、法照、费燮继承了他的说法。因此,唐代净土宗可分为三系: 慧远、善导、慧日。不过,直到宋代,净土宗才有了祖师和弟子的嫡传,释智宗晓法师列举了历代对弘扬净土法门有重大贡献的人,如慧远、善导、澄源、法照、少康、 延寿、神昶为净土宗七祖,明代引介弘、智旭为净土宗七祖,清代曾才、神庵、彻浩、印光为净土宗七祖,民国为净土宗十三祖。

净土法门不仅禅师提倡兼修,而且为天台、律家所推崇,又因其简便易行,遍行天下,无有不宜,故历代广为流传,至今仍在弘扬光大。近代以来,台湾以广钦、伯云、李炳南、妙莲等人倡导的念佛法门最具代表性。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Copyright 2019-2030 佛宝护生 佛宝护生网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